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www.incgmedia.com/

VR CAVE 讓策展及教育訓練更方便,乘以科技落點高雄,擴展跨域合作契機

以往在 VR 策展與教育訓練上,經常碰到 VR 頭戴裝備只能單人使用,不能即時分享給群體觀看,導致使用人潮大排長龍的問題。新創公司乘以科技在發現問題後,不僅引入 VR CAVE 突破技術盲點,還提供內容開發服務,希望降低產學業者導入 VR 的門檻,提供快速有效的解決方案。今年在資策會的輔導下,乘以科技進入高雄體感科技園區 XRoom 基地,而執行長莊威龍也在本次高雄體感科技園區計畫之「體感新創技術產業小聚」中,分享 VR CAVE 的優勢與未來發展。


乘以科技執行長莊威龍於「體感新創技術產業小聚」分享 VR CAVE 的優勢與未來發展

開放式 VR 裝置,帶來互動性更強的沉浸體驗

提到 VR CAVE,乘以科技執行長莊威龍簡單說明:「VR CAVE 就是不用戴頭盔的 VR 裝置,它就像電影院的 IMAX 3D 眼鏡,容易穿脫、不用調整眼距、就算戴眼鏡也很方便觀看,因此比起一般 VR 頭顯裝置,更不需要專業人員在旁協助。」除了輕便以外,VR CAVE 的螢幕顯示器是開放式,方便群體觀賞,可以做單面、2 面、3 面、4 面等,甚至還能客製化,乘以科技以 Unreal Engine的 nDisplay 技術,支援任何尺寸、數量、形狀拼接的螢幕。因此企業講師、學校老師可以讓學生操作,並在旁邊引導說明;賣房子的接待人員可以帶著多位客戶導覽;消防訓練時,可以一個小組同時訓練,不像傳統 VR 體驗,一次只能一個人,參與體驗者還無法跟外面的人交流與互動。

然而莊威龍也強調 VR CAVE 也不是近期才有的新裝置,過往因為內容技術沒有提升,導致畫質不佳、體驗不良,因此鮮少被應用。近年來,隨著即時渲染技術越來越發達,創作者開始運用遊戲引擎在內容製作上,展開了劃時代的革命。於是乘以科技不只是引進設備,還提供 Unreal Engine 內容開發服務。明年也預計推出簡易的製作平台,讓不會寫程式的人,透過幾個按鈕與模組化的素材,快速做出 VR 教育訓練或產品展示導覽內容。

從傳統工業到新興產業,以多元互動體驗解決各種難題

不論在什麼產業上,人員教育訓練一直都是缺口。而 VR 虛擬教育訓練,不僅能以最低成本填補供需失衡的狀況,更能幫助學習者更投入情境。莊威龍認為長照、職安衛等新興行業,或是高雄既有的傳統重工業跟製造業,他們都需要將教育訓練做數位轉型的動作,莊威龍舉例:「中油 8 年內有 8 千個員工退休,接下來會需要多大量的教育成本,而 VR 教育訓練剛好能降低成本。這些企劃都將是我們重要的潛在客戶。」現階段,乘以科技與高雄專門做口腔醫學教育訓練的公司共同研發一個長照口腔照護的虛擬訓練專案,學生將與 VR CAVE 呈現的虛擬場景與角色互動,實際體驗照護的程序,再搭配實體的人體口腔模型和口腔清潔工具,執行技術的演練跟評量。「該專案正與高雄醫學院合作,由醫學院來主導課程,訓練長照人員,而我們則負責打造虛擬體驗。它將替醫學院省下現場人力跟場地布置清理的時間,還能大幅將地單次的訓練成本,並提升訓練的精度跟扎實度,課程也不必採取班級制,能隨到隨上,開課變得更有彈性。」莊威龍補充。

莊威龍分享 VR 使用上的痛點

未來 10 年,希望能推展所謂的 MXDP (multi-experience development platform)平台,讓企業能夠藉由虛實整合的平台,製作各式各樣的多元互動體驗。最終呈現方式可以在手機、電視牆、VR 或 AR

by 乘以科技執行長 莊威龍

乘以科技在資策會的輔導下,於高雄體感科技園區 XRoom 基地成立辦公室,希望透過共創基地,連結產學合作,在高雄培育新興數位人才。「之前跟高雄大學的合作,來上課的不僅是資訊或多媒體科系,還有土木建築、運動競技科系的同學。我們希望藉由跟大學合作,提供新的技術,藉由各大學原本就很成熟的產學合作平台,一起來共同開拓 XR 市場,像是本次在共創基地的場地,就是提供給很多團隊來進行各種應用的嘗試,加速產業應用化、應用產業化的目標。」目前乘以科技已有 7 個人,預計今年底擴展 10 人,莊威龍甚至提到,若明年募資跟營運的狀況順利,可能會需要 20 人左右的 Unreal Engine 工程技術人才,創造約兩千萬的目標產值。  

以劃時代體驗開創 XR 劇院的商業模式!沈浸科技從高雄出發,放眼亞洲
任何產業都能 AR 遊戲化!鬼島工作室深入高雄,連結在地打造獨一無二的 AR 體驗
本期雜誌聚焦在「從動態設計到典禮執行統籌,揭開金曲35幕後製作」,深入剖析這場國內最重要的音樂盛事的幕後故事。另外,我們也邀請了三組在不同領域中發光發熱的動態設計團隊,分享他們的專案故事。
還沒有帳號嗎? 點此立即註冊!

登入您的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