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www.incgmedia.com/

從台灣 AI 日式吉卜力風格動畫爭議事件,看現今生成式 AI 的影響與打擊

3/20 AI 使用者「許維昶」發布一支長達 8 分鐘「台灣第一部 AI 日式吉卜力風格動畫」,然而影片一出也立刻引來網友正反面的評價,有人認為現今很多人都在使用 AI 工具 Stable Diffusion、Midjourney 進行創作,也未有商業販售的行為,不應該遭受撻伐,反而應該不斷學習,避免被工具取代。但大部分的人認為現在 AI 工具明顯餵食版權創作,與藝術家著作權的官司仍正在進行,不應該透過 AI 生成有版權風格的內容,另外,吉卜力工作室也曾在影片表示:「討厭 AI 製造的動畫」,在臉書上造成數千的留言與分享,然而在這些爭吵背後,隱含的其實是生成式 AI 對產業的影響與打擊。


著作權爭議尚未落幕?生成式 AI 讓更多人失業?

在社群留言區的爭吵中,多半圍繞在生成式 AI 是否有侵擾藝術家的著作權,以及作者創作的動畫是否會危害台日兩國動畫產業的友誼。確實,生成式 AI 的侵權問題一直是近幾年在產業圈最大的爭議,包含Midjourney 被爆料偷偷將 1.6 萬名藝術家的創作餵給 AI 模型的重大官司,相關法律也正在如火如荼的討論。另外該影片是否會危害動畫產業的友誼,這點確實有模糊空間,畢竟靠一支 AI 動畫就動搖兩國長期搭建的橋樑,是有點小看台日之間的情誼,但由於吉卜力工作室曾聲明討厭 AI 動畫,因此這支影片才會引起網友不小的風波,畢竟吉卜力 40 多年來建立的手繪風格與印象,已經是該工作室最大的商標。

然而這些爭吵其實背後最大的隱憂是,「生成式 AI 極度擬真的效果」確實讓不少公司選擇使用 AI 工具,而不聘請相關產業的創作者。包含迪士尼正在利用人工智慧 (AI) 來驅動新的廣告工具,並且投資三家 AI 新創公司,作為內部聲音或相關技術的創作。華納音樂也曾宣佈,以 AI 動畫呈現琵雅芙的故事《Edith》,總長約 90 分鐘,全程都會使用 AI 技術來重建琵雅芙的聲音和影像。更不用說遊戲產業或其他產業,也被觀眾陸續抓到使用生成式 AI 作為行銷或其他用途。

然而近期也有許多 AI 工具,試圖保護藝術家的權利,例如 Magma AI,透過文本提示歷史紀錄與標記,保護藝術家的創作所有權。當然正版軟體商 Adobe 等其他軟體公司的 AI 服務,以內部資料庫做為基礎打造的 AI 工具,叫人更放心地使用。

編輯認為在 Midjourney 著作權官司正式落幕、各國法律設定好之前,生成式 AI 的爭議仍會持續。我們所看的內容到底是不是 AI 也越來越難分辯,這將是這個世代最急迫面臨的挑戰。

延伸閱讀:SUNO AI 音樂歌曲生成平台,填入歌詞即可創作個人音樂 

文章授權聲明

  • 映CG 編輯整理
  • 文章為映CG所有,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
Lumion 2024 更完整的 Ray Tracing 工作流程,帶來 5 倍快的動畫彩現速度
一鍵轉換影像風格!Fable Prism 用生成式 AI 將平面動態影像化作 3D 動畫

相關文章

還沒有帳號嗎? 點此立即註冊!

登入您的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