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www.incgmedia.com/
取材傳統文化,台灣動態設計師以 3D 圖像重新詮釋生活常見的場景
相信每位藝術家多少都會以生活周遭的事物為靈感,創作具有個人特色的作品。動態設計師劉聖賢,以台灣常見的傳統文化-菜市場、佛像為依據,設計出與日常截然不同調性的場景,一起看看他的作品,以及他的創作歷程吧!
大學就讀設計相關科系,畢業後開始自學動畫,轉為動態設計師,參與過金曲 31、view sonic、Optoma 等動態設計案。
《市場》
製作年份:2020
使用軟體:C4D、Octane Render、After Effects、Photoshop
談談作品的設計理念與遇到的挑戰?
聖賢:傳統市場擁有非常悠久的歷史,已是台灣人心中不可抹去的文化記憶,我重新詮釋了熟悉的市場環境,並透過強烈、集中的色彩對比,凸顯市場另一種的氛圍。
過往我不太會抓空間裡的物件比例,於是此次挑戰創作周邊經常看到的風景,也比較容易取得參考,還會跑到市場觀察每個物件之間的比例關係。於是創作的初期我就能蒐集到大量參考圖片,減少製作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不確定。畢竟聚集一定程度的資料後,腦中會浮現明確的方向,在製作時也才能把最終畫面的視覺建構出來。
《大佛》
製作年份:2020
使用軟體:C4D、Octane Render、After Effects、Photoshop
在動與靜之間,一個探求者,在水上遺跡裡,探尋未知的歷史。
By 動態設計師 劉聖賢
談談製作過程中最有挑戰性的地方?
聖賢:《大佛》的畫面構圖單純,主要凸顯兩個主體的材質,沒有太多細節的問題,但在創作過程中,也是嘗試用不同方式將圖像調整,將細節層疊出來。像是大佛跟探求者材質,前後就調整不少次,得以呈現出心中所想的畫面。
另外,在3D創作上,燈光、材質及模型等都會影響整體畫面呈現,然而只要熟悉掌握「合成」技巧,就算只完成七八成左右,也能透過「合成」,快速達到精緻的視覺效果,減少算圖等待時間。
從你的履歷來看,大多都是 2D 動態設計,是從何時開始想嘗試 3D 設計呢?
聖賢:從事2D動態設計大約三年多,直至去年才開始認真思考自己的創作生涯,認為從 2D 跨到 3D,應該不會太困難,於是投入很多時間研究 3D 領域,希望能藉此創作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
學 3D 過程中,最大的挑戰是什麼?又是怎麼學習的?
聖賢:簡單來說就是不斷看 YouTube 教學。然而看教學的過程中,我也發現自己不太清楚所學得知識如何應用到創作中,因此也試著改變自己的方向,比如說,當時我對創作比較沒有具體的想法,針對這一點,我開始尋找生活中有趣的事或感興趣的題材,並將這些想法視覺化。然而過程中一定會碰到各種技術上的問題,這時多搜尋關鍵字,看網路教學摸索,在創作的同時,也提升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談談影響你最大的藝術家?
聖賢:影響我的藝術家實在太多了,但影響我比較深的是今敏導演的動畫,像是《盜夢偵探》和《東京教父》,從這些作品中我學習到不僅是動畫技法,更學到了很多關於影像的拍攝手法,對我來說,是重要的創作養分。
回首今年的創作過程,你覺得自己有甚麼成長嗎?未來有甚麼計畫?
聖賢:去年規劃時就決定鑽研 3D 領域,現在回頭看,應該有達到自己預期的目標,雖然目前作品數量不多,但我相信只要把每一件事情做好,一定會有所改變吧!
未來希望能做一隻短片,甚至實驗各種有趣的點子,利用不同的元素或觀點去敘述同一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