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www.incgmedia.com/

攜手台灣頂尖團隊,打造東方軟科幻的視覺風格,專訪《緝魂》導演程偉豪及特效團隊

由《紅衣小女孩》、《目擊者》導演程偉豪執導的電影《緝魂》,以獨特的東方軟科幻視覺,搭配刺激緊湊、不斷反轉的懸疑故事,在台灣創下 5000 萬的票房佳績,也是台灣難得一見的「科幻電影」。映CG 本次採訪導演程偉豪,以及負責特效的兩位總監郭憲聰、劉惟熠,暢聊「東方軟科幻」視覺背後的特效製作,一起來看《緝魂》的特效團隊如何打造出 2032 年的台灣樣貌。


程偉豪

首部劇情短片《搞什麼鬼》獲得台灣南方影展最佳新導演獎,並在 2015 年以短片《保全員之死》獲得金馬獎以及台北電影獎的最佳劇情短片獎。首部電影長片《紅衣小女孩》,獲得 2016 年金馬獎最佳新導演。《緝魂》為導演第四部劇情長片。

IMDB

郭憲聰

再現影像總監。專事視覺特效工作,曾任第 53 屆金馬獎主視覺特效總監一職。參與製作影視作品有影集《誰是被害者》、《陪妳很久很久》、《喜從天降》等片,其中曾以《返校》、《消失的情人節》獲金馬獎最佳視覺效果獎之肯定。

再現影像官方網站

劉惟熠

歐兔數位映像總監。從事特效工作多年,為廣告、劇情短片、電影打造驚人的視覺特效,曾以《目擊者》入圍金馬獎最佳視覺效果獎。也以短片《暗之光》入圍台北電影獎最佳視覺效果獎。

歐兔數位映像官方網站


塑造「東方軟科幻」的視覺風格  

結合懸疑、驚悚、犯罪、科幻類型的《緝魂》,可以說是台灣商業特效大片的里程碑,大量的科幻場景以及未來感的 UI UX 設計,呈現出不同以往的台灣城市面貌。在製作初期,導演心中已有「東方軟科幻」的美術構想。「多數科幻電影都是採用冷色調、簡約風,營造未來感。然而我希望能在電影中,打造出屬於台灣的東方軟科幻風,方能跟其他科幻電影作出區別。」程偉豪解釋道。隨後他發現台灣檢警單位很喜歡使用木質色、咖啡色的物品,於是與藝術總監黃美清討論,希望將木質、褐色調等台灣文化常用的元素,注入於《緝魂》的場景中,包含偵訊室、檢警辦公室、甚至是王氏豪宅裡,定調出「東方軟科幻」的視覺風格。 

王氏豪宅概念設計圖 (圖片來源 /《緝魂》臉書)

由於《緝魂》想打造出難得一見的東方軟科幻的設計,在製作過程中最困難的就是打造「看起來既有未來感,卻又不讓人感覺很遙遠」的特效。因此每個室內外場景都先由美術組定調設計,到後製階段時,由特效總監與導演逐一討論,來回修改而成。導演進一步說明:「美術組根據我的想法,提出了帶點灰濁的視覺風格,從造型到整體場景氛圍。到了執行階段,與郭憲聰總監討論,如何呈現空氣品質微差的城市景觀,畢竟我也不想像《銀翼殺手》那般霧茫一遍,因此來回嘗試非常多次,才達到理想的效果。」另外像是夜晚城市的霓虹光設置,也是跟郭憲聰總監來回討論、修改。最後選擇讓某幾個地方設置如紅色警示燈會閃爍的燈,並搭配霧霾狀態下,創造出光害反射造成的空氣感以及城市剪影的線條,型塑出《緝魂》獨特的視覺風格。  

《緝魂》西門町場景設計 (圖片來源 /《緝魂》臉書)
《緝魂》台北天際線 初版-概念師 何方製作 (圖片來源 / 再現影像提供)
《緝魂》台北天際線 二版-概念師 呂奇駿製作 (圖片來源 / 再現影像提供)

全CG場景特效、虛擬投影製作,建構科幻台北  

《緝魂》的特效鏡頭約莫 400 多顆,與導演長期合作的特效公司-歐兔數位映像負責 170 多顆關於 UI UX 設計的鏡頭,再現影像則負責 170 多顆的場景特效鏡頭。找來兩間特效公司製作特效,難免會有重疊的鏡頭,可能在來回繳交檔案或溝通上會花不少時間,但在導演的精心安排下,《緝魂》兩組團隊重疊的鏡頭非常少。基本上由歐兔數位映象製作完 UI UX 設計後,把素材丟給再現影像去做最後的合成。  

提及最困難的場景特效,郭憲聰認為是電影開場,從大台北遠景縮進到豪宅外觀,類似空拍移動鏡頭。畢竟除了豪宅大門是真實場景外,其他都是 CG 打造。然而最難的並非全 CG 的場景製作,而是必須在 3D 軟體設計合適的鏡頭運動,打造出導演所設定的運鏡節奏,創造壯闊卻又帶點懸疑的場面。郭憲總總監表示:「光是鏡頭移動的速度,就跟導演來回修改很多次。」

除了在後期製作上建構全 CG 場景,再現影像也在拍攝前製作不少虛擬場景,供拍攝團隊以投影的方式完成攝製,減少後期的工作,例如戲中大多是車拍戲皆是採用該製程,打造出在未來都市中開車對談的情景。「比起傳統的藍綠幕棚,以投影方式完成拍攝可以省下不少時間,儘管該製程在國外已逐漸普及,但在台灣卻是比較少見的做法。」郭憲總總監補充。 

《緝魂》在特效上,挑戰台灣電影較少遇見的製作場面 東方軟科幻的設計,希冀帶給觀眾嶄新、具有突破性的視覺體驗。

by 郭憲聰總監

軟科幻下的 UI UX 設計、運用特效讓演員返老還童  

《緝魂》著眼於近未來的設定,在 UI UX 設計上偏向類似《黑鏡》,僅需在曲面電腦螢幕或LED面板上進行投影,不用製作像好萊塢科幻電影般的浮空投影。而 UI UX 大多經由美術組設計,再交歐兔數位映像執行。其中工作量最多的一場戲是,梁文超檢察官與警察同仁在會議室,開會尋找犯人線索。劉惟熠說明:「該場景有一堆LED面板,會投影嫌疑犯的資料。當初原本是美術組要用手寫或貼照片的方式,將嫌疑犯的資料布置在整個會議室,然而導演考慮到時代設定,希望將這些場景布置改用特效的方式呈現,增添未來感。」於是歐兔數位映像負責將原本鏡頭的文字布置給清除,換成數位投影的 UI UX 設計。也因為那場戲有許多不同角度的鏡頭,團隊花了很大功夫去雕琢畫面上的 UI UX 配置,讓其看起來整齊、不凌亂且有設計感。  

《緝魂》UI UX 設計 (圖片來源 /《緝魂》臉書)

另外,《緝魂》有段戲描述萬博士與富豪王世聰年輕時的經歷,因此花很多時間幫飾演該角色的李銘順以特效的方式進行臉部年輕化。劉惟熠解釋:「因應劇情設定,萬博士有年齡跨度較大的戲份,需要回春到年輕時的面容,其實需要做非常多的調整,並不是只要把法令紋或魚尾紋修掉,就轉化成一張年輕的面孔畢竟人隨著年紀越大,眉宇與眼瞼的距離會縮短,還有許多臉部的變化必須調整,因此也來回修改好多次,讓角色保持在導演所希望的視覺外觀。」針對臉部年輕化特效,郭憲聰則認為,每個人對年老時會有怎樣的外觀特徵,有不同的認知,因此會造成感受上的落差,最終這個版本確實讓人看不出特效的鑿痕,與沒經過年輕化特效,另一個演員對戲起來,感受不到年齡的差距。  

萬博士劇中樣貌 (圖片來源 /《緝魂》臉書)
王世聰年輕時樣貌 (圖片來源 /《緝魂》臉書)

導演親自下海做特效,玩出與眾不同的影像視覺  

除了交由再現影像與歐兔數位映像打造特效外,導演自己也負責 90 多顆的簡易特效鏡頭。程偉豪謙虛地表示,跟兩組專業團隊負責的特效相比,自己負責應該是 C 級特效。一半以上皆是修圖類的初階工作,也有部分是臨時想要加上去的特效,跟特效團隊要了鏡頭後,做完再丟給特效團隊合成。除了基礎的特效,像是車拍戲中的車子物理晃動也是由導演製作的。程偉豪近一步說道:「由於車拍戲是用投影方式完成的,所以車子其實沒有真的在移動,如果沒有加上物理晃動效果,看起來就不像開車。劇本也安排不少戲,讓男女主角在車內吐露真心話或是暢聊對案情的真實想法,加上不同角度的鏡頭,會有不同的震動。因此鏡頭數又碎又多,製作起來也是挺費工夫。」  

男主角梁文超與女主角阿爆會在車內暢談案情與真心話 (圖片來源 /《緝魂》臉書)

回首是何時對特效製作感興趣,程偉豪提到自己在大學時期間接觸影視製作時,就對開始接觸特效製作的相關資訊。「當時會在 After effects 上做很簡單的特效,之後畢業,開始製作短片與商業專案時,與惟熠開始合作,以實戰操作去培養自己的特效製作技能,於是常常會遇到好像可以做這樣的特效,就接了案子,硬著頭皮去完成的情況。現在回頭看,儘管部分作品出現很不必要的特效,但都是培養自身能力重要的過程。」與擁有特效背景的導演合作,兩位特效總監都坦承合作起來非常愉快,溝通上沒什麼太大的阻礙。劉惟熠表示:「從劇情短片與導演合作開始,就會互相交流特效製作的資訊,他也會親自製作一些簡單的特效畫面。因此導演能理解特效製程遇到的挑戰,也能想像特效大致上在畫面的呈現效果,藉此利用特效去訴說故事。」

這些經歷到了長片,反而幫助我與專業特效團隊合作時,能夠快速理解特效能達到的效果,或是製程上如何進行,讓製作過程變得更快更有效率。

by 程偉豪導演

融合各種類型,帶來精彩刺激的影像體驗  

最後聊到製作《緝魂》的初衷,導演則分享:「其實我一直希望製作一部科幻片,但不是像賽博龐克 Cyberpunk 風格的硬科幻,而是《黑鏡》那般,讓觀眾感覺熟悉又陌生的軟科幻。之後看到了《移魂有術》的文本,了解 RNA 技術的應用後,開始著手朝向軟科幻片的劇本發展,並揉合懸疑、驚悚、犯罪類型,才有了現在《緝魂》這部電影。」而導演未來也想嘗試喜劇等各種類型片或是拍攝影集等,繼續在影視創作之路上,與製作團隊們一起揮灑創意。

《緝魂》現正熱映中,4/14 將在 Netflix 上播出  


Motion Plus Design 講座分享!加密藝術大神 Beeple 創作心法!
短時間打造擬真的火煙特效!Houdini 外掛 Axiom 免費下載中

相關文章

還沒有帳號嗎? 點此立即註冊!

登入您的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