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www.incgmedia.com/
1000 多顆特效鏡頭不是在開玩笑的!專訪《玩命關頭 X》特效團隊 DNEG 如何透過三方協作,成功打造超驚險車輛特技、爆破畫面!
全球影史上最具話題性、最受歡迎的《玩命關頭》系列第十部,至今已邁入第二十三年,本片由《玩命快遞》系列導演路易斯賴托瑞執導,片中最精彩的炸彈破壞球大闖羅馬的鏡頭,相信不少觀眾看了十分難忘,本次映CG 特別專訪 DNEG 蒙特婁、倫敦、孟買團隊的視覺特效團隊,看看他們是如何透過三方協作,製作出超精彩刺激的車輛特技特效鏡頭!
DNEG 蒙特婁視覺特效總監。2022 年 7 月於葡萄牙拍攝時加入,一路工作到 2023 年 4 月結束,約參與 10 至 11 個月製作,負責《玩命關頭 X》第三幕中的車輛追逐場景,大約涉及 225 顆特效鏡頭。
DNEG 倫敦視覺特效總監,於 2021 年 11 月加入,電影仍在籌備階段,到 2023 年 4 月中旬結束,總製程超過 18 個月,共參與製作 600 多顆特效鏡頭,其中大部分為羅馬的開場場景。
DNEG 孟買視覺特效總監,約參與 10 個月的製作,負責《玩命關頭 X》第三幕中的 "Cannon Car"、 "Car Jump" 和 "Tunnel Grab" 等場景,涉及約 230 顆特效鏡頭。
近千顆特效鏡頭幕後功臣:從倫敦到蒙特婁,再到孟買
為有效處理超過 1000 多顆的特效鏡頭,DNEG 的特效工作分別落在倫敦、蒙特婁和孟買這三間工作室之間進行,其中蒙特婁團隊發揮了重要作用,核心團隊由 VFX 總監 Francois Lambert、DFX 總監 Francois Madère、CG 總監 Hugues Ssosse、執行製片 Laura Schultz 和 VFX 製片 Renée MacCarthy 等人組成,共有 250 到 300 名藝術家參與其中。此外,孟買團隊則由 VFX 總監 Michael Grobe、DFX 總監 Oniel Fernandes、CG 總監 Ajay Jain 和 VFX 製片 Ninad Joshi 組成。
而片中羅馬驚險場景,則是由倫敦團隊負責,DNEG 倫敦視覺特效總監 Aleks Pejic 表示,DFX 總監 Ben Cowell-Thomas 和整體視覺特效總監 Peter Chiang 從一開始就密切合作,以確保製作進度和拍攝風格的一致性。此外,經驗豐富的 DFX 總監 Daniel Elophe 在拍攝結束後加入團隊,其強大的合成能力與 Ben 的 3D 背景相得益彰,呈現出超完美的羅馬場景。倫敦核心團隊由合成總監 Stephen Tew 和 Cyrille Thierry Lionel Gohier、CG 總監 Pedram Etebar 和 Mike Nixon,以及 FX 總監 Viktor Rietveld 等人組成,他們也在團隊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玩命關頭 X》特效製作在三方工作室的傑出協作下,又再次證明了 DNEG 在視覺特效領域的卓越表現。
具備一定默契的特效團隊,加乘導演的開放態度,大大提升創作水平!
視覺特效製作除仰賴製作團隊的技術外,與導演、整體視覺特效總監或是劇組之間的合作,也是很重要的關鍵之一。DNEG 蒙特婁視覺特效總監 Francois Lambert 表示:「在與整體視覺特效總監 Peter Chiang 合作時,我們深感愉快。由於先前參與過之前幾部作品,他對《玩命關頭》系列作品可說是十分熟悉。他不僅能提供寶貴的背景資訊,現場拍攝時也幫助設計、規劃複雜的特技場景,讓我們能製作出好的特效鏡頭。」而 DNEG 倫敦視覺特效總監 Aleks Pejic 與孟買視覺特效總監 Michael Grobe 都表示雙方已不是首次合作,算是很有默契,且每次都能將團隊的製作水平再次提升,他們都十分讚賞與 Peter Chiang 的合作經驗。而 Aleks Pejic 也分享與導演 Louis Leterrier 的合作情形,他說:「無論我們在拍攝現場或是在剪輯室與剪輯師 Dylan Highsmith 合作,導演的想法都能很完美地被傳達到,而且導演對新奇的構想也保持開放態度。合作下來的感覺可說是十分自在。」
將不同地點的實拍鏡頭結合,打造出零破綻的羅馬場景
談到本片複雜場景之一「羅馬」,DNEG 倫敦視覺特效總監 Aleks Pejic 表示,由於這部分有些場景是在羅馬拍攝,有些則是在杜林,加上故事有一個特定節奏,有些地點的距離必須被壓縮。因此,最終的外觀可能不一定與實際情況相符,因此團隊將兩個拍攝地點結合在一起,創建了羅馬環境。像是透過改變杜林的鏡頭,並添加一些羅馬的特點,或者增強在羅馬拍攝的鏡頭等等。
在創建環境方面,我們根據鏡頭的需求使用了不同的方法。有時,我們使用空中攝影圖像來重建幾何形狀,有時我們則需要在完全的 CG 環境中製作建築物,這取決於運鏡與鏡頭與建築物的距離。我們依靠各種環境建模工具,以確保鏡頭的外觀盡可能逼真。
原來炸彈破壞球是全 CG!?參考核爆、颶風影像打造精彩爆破場景
至於本片最重要的炸彈,DNEG 倫敦視覺特效總監 Aleks Pejic 表示,道具部門製作了幾個版本,讓現場燈光組參考。儘管最初計劃將在最終鏡頭中使用實體道具,但由於底盤的建造方式,團隊很早就意識到這部份得用 CG 資產來替換。當開始進入鏡頭製作時,團隊也發現炸彈會在山坡上滾動很長一段時間,因此需要創建多個不同版本和不同損壞程度的炸彈外觀。
而為了創造極佳的爆炸效果,團隊參考了核爆和水下爆炸的影像,但最終得混合不同參考影像,才得以滿足電影所需的規模和外觀。另外,他們也了解到這些爆炸會產生大量的塵埃,且視覺上這些塵埃也會掩蓋其他東西。因此環境的破壞變得也很重要,最終的外觀實際上是由這些大型爆炸產生的壓倒性塵埃所主導。
最後,爆炸和震波的效果製作都使用了 Houdini,並使用多個通道來確定不同類型的碎片、建築物破壞、水模擬、噴霧和波浪,以及地面的塵埃。整個過程是多個通道的組合,最終在合成階段生成了非常複雜的效果。對於震波,他們參考了真實生活中颶風,這些風速最高可達每小時 150 英里,並觀察樹木、建築物和水會發生什麼變化,接著再試圖重現類似的效果。
創建全 CG 特效車輛,以打造超高品質的車輛特技追逐戰!
在車輛追逐場景中,DNEG 蒙特婁視覺特效總監 Francois Lambert 表示,團隊面臨多項挑戰,因為該場景橫跨了多個不同的場地,從港口開始,轉移到一個採石場,最後達到高潮在葡萄牙北部的高速公路上。這場景在現場使用了一系列特技車輛和兩架真實的直升機,但由於近距離的鏡頭和碰撞場景需要,我們不得不依賴 CG 車輛的幫助。考慮到場景的廣泛性,我們對每個位置進行了 LiDAR 掃描,以獲取所需的大量數據。此外,很多顆鏡頭通常需要合併或替換直升機和汽車,有時候甚至同時涉及到所有車輛,因此他們必須對環境進行增強,有時需要完全用 CG 來替換,以確保場景連貫性。儘管複雜性很高,但團隊仍然成功創造出逼真的視覺特效。
《玩命關頭 X》的最大主角可說是汽車,因此團隊的主要挑戰就是如何創建與特技汽車極為相似的 CG 版本,這需要極高的精度和細節。此外,我們必須呈現車輛在故事中所經歷的各種損傷。舉例來說,葡萄牙場景中,Charger 車輛歷經了五種不同的損傷變體,包括詳細的建模和紋理處理,另外也得考慮到車內的細節,因為故事中可能會出現車門打開的情節等。為了確保連續性,特效團隊得經常檢查,並根據需求替換汽車或特定車輛的部件,以確保損傷的呈現保持一致。最終成品中,觀眾可以說是幾乎無法區分真實車輛和 CG 版本,這就是團隊努力的成果。
車輛特技場景多,實拍鏡頭結合 CG的挑戰大大提升
提到製作上最具挑戰性的鏡頭,Franco Lambert 表示是「雙節棍鏡頭」,指的是在第三幕中當唐老大的車子被兩架直升機用魚叉擊中時,接著他啟動了 NOS,導致直升機在半空中相撞,並在高速公路上拖動殘骸,作為摧毀傭兵車子的武器,十分典型的《玩命關頭》風格。他表示,這個場景需要經過多次的動畫迭代。同時還得確保直升機看起來有重要且足夠真實。
Michael Grobe 則分享:「對於我的團隊來說,最具挑戰性的場景是『汽車跳躍』,當唐老大駕駛他的 Charger RT 從正在飛行的 Atlas 貨機的尾部駛出,跌落在高速公路上的敵車上,並摧毀它們。這是一個結合了精彩的實際特技和汽車動作戲,帶有 CG 飛機、CG 汽車和許多視覺效果工作的場景,才得以無縫延伸場景。」
Aleks Pejic 則表示,每個場景都有一個特定的鏡頭是具有挑戰性的。有些我們認為會很困難的挑戰最終會變得容易,有些看似容易的最終變得困難。「卡車翻轉」是最具挑戰性的場景之一,該場景主要都是現場拍攝,這是一個盛大的特技演出!卡車完全是為特技表演而建造,以便可以執行這場精彩演出。因此,團隊必須確保能將現場拍攝的內容與在場地拍攝的內容相結合,然後再與 CG 結合,就像試圖將三個世界結合在一起一樣,這種複雜性非常具有挑戰性。
AI 可以成為強大工具,但它無法取代人類的創造力和情感
時下最夯的 AIGC 技術,映CG 也特別詢問三位視覺特效總監對此的看法,Francois Lambert 表示:「AI 技術已經在影視製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並且將在未來持續發揮作用。AI 技術可以幫助加速各種任務,從建模到動畫再到後期製作,可以幫助我們更快地渲染場景、創建複雜的模型,甚至可以用於自動化一些重複性的任務。」Aleks Pejic 與 Francois Lambert 的看法可說是一致,但他認為人類的創意與專業知識仍然是不可或缺的,AI 無法完全取代藝術家和技術人員的角色,因為創意和情感是特效產業的核心。Michael Grobe 則表示:「AI 技術在電影製作中的應用上確實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從建模到動畫到合成,AI 可以幫助加速流程並提高效率。但是,視覺效果的核心是創意和藝術,這些是人類的獨特特點。AI 可以成為我們的強大工具,但它無法取代人類的創造力和情感。未來,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的 AI 技術用於優化流程,但它永遠不會取代藝術家在影視製作中的重要作用。」
AI 可以是一個有力的工具,但它無法取代藝術家在視覺特效產業中的專業經驗和創意。它們應該被視為相輔相成的元素,而不是相互競爭的因素。
by DNEG 蒙特婁視覺特效總監 Francois Lambert
圖片由 DNEG 提供,文章由映 CG 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