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www.incgmedia.com/

打敗《復3》等強敵!直擊《登月先鋒》特效製作的五大關鍵

榮獲第91屆奧斯卡最佳特效大獎的《登月先鋒》,由 Double Negative 特效總監 Paul Lambert 與團隊,為我們揭開一連串幕後製作,看看 DNEG 如何幫助導演達成他的視界。  

透過 DNEG 釋出的五部影片,將能夠看到他們在電影中用到的視覺特效技巧。特別在這種紀實類型的視覺體驗中,那些細微特效結合了視覺特效(VFX)、與Special Effects 實體特效來製作。NASA 美國太空總署更提供了檔案影片和微縮模型來達到 1960 年代的場景。  

Part 1:《登月先鋒》特效解析: 重新定義攝影機內的畫面 

1. 盡量不靠綠幕後製,而是將讓攝影機捕捉下最完整的光影反射細節。

為了要符合電影的拍攝規格(60/35mm)膠卷,團隊必須嘗試多種組合的製作技巧。於是他們在片廠搭建了模擬機艙,以及超大曲面 LED 螢幕,使用 NASA 提供的實際的檔案影片,並進行一些去噪的處理。特效總監也提到,導演在拍攝時對於每個畫面看起來如何,要有什麼聲音都有很清楚的想法,同時也表示他不太想要用綠幕合成,希望儘可能一切都直接在鏡頭裡呈現。所以 DNEG 在片廠搭設的超大型曲面 LED 螢幕,並且為螢幕上要播放畫面製作了長達 90 多分鐘的影片。透過這樣子現場拍攝便能夠捕捉下許多光線反射的細節。也能夠讓演員能真正看到所看的畫面,而反映在演技上。

2. 使用微縮模型來拍攝。

另一個技術是使用微縮模型。他們製作許多 1:6 模型,也做了 1:30 的土星 5 號模型,大約 14 英呎高。電影中較遠距離的物件,團隊會使用 CG 製作。但離鏡頭較近的物件,為了讓物件看起來很高大壯觀而會使用接近百分之百比例的實體模型拍攝。 


Part 2:《登月先鋒》特效解析: 細微的 VFX 魔力

1. 為拍攝製作各種角度的影片內容
180 度的曲面 LED 螢幕,團隊計算 360 度環境影片覆蓋在 180 度的螢幕上,讓製片可視需求旋轉影片。除了全景影片之外,他們還為每個片段運算了前景、左右景、和鳥瞰圖,以防止拍攝團隊需要較近距離、高解析度的畫面。DFX 總監 Tristan Myles 提到,當中在即將登入月球的畫面,他們在 LED 螢幕上放了月球表面的影片,在拍攝時能夠獲得完整的反射。雖然這些也可以用後期的方式達到,但會需要更多額外的作業,而且看起來並不會太真實。


2. 不同的月球表面

結尾登入月球的片段,團隊製作出三種不同的月球,一個是正要接近月球用的遠景,一個是快登陸時的月球,最後一個是離開月球時用的。導演希望演員在跨出登陸艙,第一次見到月球表面的時候,拍攝團隊這時改用 IMAX 60mm 膠卷拍攝,也更能呈現出月球無邊際的感覺。 


Part 3:《登月先鋒》特效解析: 任務達成,史詩般傳記電影的製作

 VFX Producer Michelle Eisenreich 負責管理一個超過 400 人的製作團隊,負責製作 LED 螢幕上要播放的內容。確保所有內容都符合正確的品質、時程和預算。製作過程中,團隊有一組人在片廠與特效總監 Paul 一起,另一組團隊則在溫哥華製作各種素材。因為他們得製作大約 90 分鐘、4K 環景的 CGI 內容,加起來幾乎就是一個長篇動畫電影了,所以得透過一些組織、排程,來讓他們能即時把CG 素材上傳到片廠,並且讓片廠在開拍時還有時間檢查測試。

在這部片中,Michelle 認為是與其它特效電影有很大的不同,導演希望特效能協助登入月球的這一段偉大旅程。也讓 Michelle 與團隊得做一些調整,在追求非常精確的視覺特效外,還必須讓特效擁有紀錄片一般的感覺,以及將特效融入NASA 當時的一些實際片段,都是很有趣的經驗。

Part 4:《登月先鋒》特效解析: 為片廠中已經打燈的環境中創造特效

如同先前看到的,片廠中的巨大 LED 螢幕是這部電影如此真實的關鍵之一。而能夠實際看到這些月球和外太空的畫面,對導演、演員和拍攝者更能掌握氣氛與情緒。CG 總監 Frederik Lillelund 與團隊製作當中各種太空船的 3D 模型,並運用在較遠的鏡頭中,雖然片段中一些較近距離的鏡頭是使用實體模型,但有些情況下都還是需要後期搭配 CG 的模型來加強與修飾。

在月球表面的製作上,他們透過 NASA 的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所搜集到的月球表面資訊,藉此來製作出各種不同需求的月球表面。


Part 5:《登月先鋒》特效解析: 後期的一日片場,以及從為見過的 NASA 檔案片段

DNEG 合成 Lead- Joel Delle-Vergin 分享他在片場的工作,主要是取得從 DNEG 在溫哥華製作好的 CG 全景片段後。參考一下故事腳本、動態腳本並做出類似 Previz 的內容,並提供給導演參考。通過之後他們就會到螢幕的 LED 操作器上,導演會對 CG 背景做移動、調整,接下來就差不多會進入拍攝階段。

合成總監Peter Farkas提側,在拍攝這些「鏡頭內」的影片時,最大的挑戰是,一但他們拿到導演拍攝剪輯好的片段後,必須辨別出電影畫面中的CG背景有使用到,他們才能夠在上頭添加額外的細節或效果。 

連專業動畫師也瘋狂!《蜘蛛人:新宇宙》的動畫表演分析
終局之戰前的複習!粉絲用 16 bit 動畫還原《復3》的經典戰役
還沒有帳號嗎? 點此立即註冊!

登入您的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