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www.incgmedia.com/

【發車啦!畢製老司機】EP.17 當動畫師跨到 Podcast 領域,「光說不設計」的職場經驗談與聲音魅力學

【發車啦!畢製老司機】第 17 邀請到主持「光說不設計」的 Wendy 和 Tyson,與我們聊聊進入動態設計的相關經驗,以及製作 podcast 心路歷程。兩位主持人默契絕佳,說唱打鬧樣樣行,讓整個錄音室笑聲不斷。本集收錄前面訪談部分,下一集則是新單元「老司機隨堂測驗」,考考「光說不設計」的設計知識。

💌節目大綱

00:32 製作 podcast 契機

08:22 動態設計領域的職場經驗

26:09 做 podcast 的心得

41:37 給設計新鮮人的建議 

喜歡這集節目,想聽聽更多業界人士分享經驗,歡迎到 SpotifyApple podcast 等網站訂閱【發車啦!畢製老司機】節目。


Wendy:空集設計的動畫導演,曾在臺灣吧擔任動畫師,主要負責 2D 動態設計的製作,參與過許多知名專案,包含金曲 28 等,也是知名 Podcast 節目「光說不設計」的主持人之一。

Tyson:動態設計 Freelancer,曾在臺灣吧擔任動畫師,工作大多是 2D 動態設計的製作,也是知名 Podcast 節目「光說不設計」的主持人之一。

instagram


為何想成立「光說不設計」節目? 

Wendy:一開始是我想做 Podcast 節目,主因除了喜歡聽 Podcast 外,我們在做動態設計時,一直都是在幫品牌或工作室做別人的東西, 所以私心希望有一個自己的作品。而 Podcast 節目必須每週固定推出一集,好像在無形之中可以 push 自己,累積一些對設計的觀察與見解。之後想說兩個人主持比較有趣,可以一搭一唱不會讓氣氛太乾,於是我找了曾一起在臺灣吧擔任動畫師 Tyson,開啟了「光說不設計」的旅程。  


印象深刻的集數?

Wendy大概是 7/14 那期「設計 vs 廣告-矛盾大對決」,這是我們節目第一次邀請來賓,當時很艱困地用一隻麥克風,在超級小空間,非常靠近地錄製,此景象仍讓我印象深刻。而那集也非常幽默,我邀請在廣告業工作的朋友聊聊工作心得,聽著她以俏皮的口吻,講出奴性很重、很渴望獲得客戶讚許的言論,實在太有衝突性、太好笑了。而 Tyson 一句「實在太像菩薩」,更是讓整個氣氛變得更加歡樂,感覺不像在錄製 Podcast。  

製作 Podcast 的感想? 

Tyson做 Podcast 的感覺跟在台灣吧非常相似,每一集都要尋找資料,去研究某個事件或介紹某個人物,所以會學習到更多知識。像我非常喜歡卡通動畫,所以就會分享某個導演的作品與風格,而 Wendy 也會介紹她喜歡的主題。另外,我跟 Wendy 都是樂於接受並分享新知,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做出「光說不設計」。

Wendy製作 Podcast 讓我更了解聲音的表達方式。剛開始錄製 Podcast ,會有許多冗言贅字,或者是常常說出句子的開頭,卻沒有想好後面要說甚麼的情況,這些錄製時的小問題進到後製時會變得很麻煩,可能必須多花 2 小時剪輯。於是我跟 Tyson 因此開始檢討,盡量在腦中想好要說什麼,才回應對方,另外也會多補充其他形容詞,以避免整集都講同一個字彙。


你們覺得設計師或影像創作者,製作 Podcast 的優勢是什麼?

Wendy作為動態設計師,我們擅長掌握節奏,所以在剪輯時會很清楚,怎樣的節奏會讓聽眾聽得舒服、無負擔,舉例來說,對話間可能會有稍長的空白,我在剪輯時就會修掉。又或者是在錄製時,我與 Tyson 也越來越有默契,知道對方可能沒話說的時候,我就會補幾句話,讓對話可以延續。另外,在社群行銷的視覺包裝上,比起其他節目有著更一致的美學,讓聽眾對節目更印象深刻(雖然我們節目目前沒有一致的版面)(笑)。  

在動畫圈打滾多年,談談最令你印象深刻的動畫製作經驗?  

Tyson大概是三年前在臺灣吧製作「拼經濟吧」的節目,從沒想過擔任動畫師還可以學習經濟知識。雖是動畫製作,不需要像企劃蒐集資料後,統整成文字腳本,但動畫師還是必須用畫面讓觀眾了解艱澀的經濟理論,所以我們也必須查找資料,將知識轉化為動態圖像或表格,然後與製作人討論分鏡與動態的呈現。另外,該節目的動畫製作幾乎是一條龍包辦,也多了許多空間可以自由發揮,做起來非常充實又開心!  

Wendy 在 Podcast 上分享紐約留學經驗談,可以聊聊出國對職涯有什麼顯著的幫助嗎? 

Wendy除了吸收各國文化,開開眼界外,美國教育環境與台灣最大的不同在於強調個人主義,到了紐約之後,真的會發現每個學生都非常有自信,絲毫不畏懼他人的眼光,在台上介紹自己作品的特色與優點,或是對其他人的作品表達自己的看法。而台灣的教育環境會讓學生比較低調,因此也會少了一些自我表達的訓練。因此在美國讀書,不僅增強了自信,也讓我更從容地面對他人的看法,並說出自己的觀點。

假如你們是面試官,看到一份新鮮人的履歷或作品集,你們會著重於哪個點? 

Wendy + Tyson主要還是看技術與能力,畢竟我們可能要在短時間看很多作品集,所以會對最能突顯個人特質的showreel給吸引。另外,我們會特別關注動態的細節,像是球體掉落的物理運動等等,希望能看到完整、紮實、清楚的動態,也會關注媒材的多樣性,才能指派他做某些任務,將其放到適合的職位上。  


在 IG 上施展動態設計魅力!精選 25 位國內外頂尖 MG 創作者
以獨特幽默打造驚險刺激的動作場面,一探得獎動畫短片《The Box Assassin》的創作心法

相關文章

本期雜誌以「IN BETWEEN NOW AND THE FUTURE」為主題,邀請了三組創作團隊,分享他們如何運用最新的數位內容製作技術,克服挑戰,實現願景的幕後故事。
還沒有帳號嗎? 點此立即註冊!

登入您的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