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www.incgmedia.com/

【發車啦!畢製老司機】Ep.7:分享從企管轉動態影像的自學經驗,淺談 Cyberpunk 與音樂-專訪 3D 藝術家 Jonni

隨著自媒體的風潮來臨,許多藝術家都會在 IG 分享自己的創作,以拓展知名度,尋求更多合作的可能。而在 IG 上,一位來自台灣的 3D 創作者,就以描繪 Cyberpunk 圖像吸引不少粉絲的關注,還在線上課程平台開了一堂與科幻場景、Cinema4D (簡稱 C4D) 有關的課程。【發車啦!畢製老司機】第七集邀請到製作過 Marshmello、REZZ 等知名歌手 MV 與現場音樂視覺的 3D 藝術家 Jonni 蔡弘翊,與我們聊聊企管轉 3D 創作的人生經歷,以及影響自己創作的三大元素- Cyberpunk 文化、音樂與電影!

喜歡這集節目,想聽聽更多業界人士分享經驗,歡迎到 SpotifyApple podcast 等網站訂閱【發車啦!畢製老司機】節目。


當初為何會想從企管轉到CG領域?  

Jonni大約是在六、七年前,與朋友相談間認識了電子藝術家 Beeple,當時覺得這樣的藝術呈現方式很酷,之後才逐漸認識 CG 創作。而當時就讀企管的我,在一次實習經驗中,發覺自己未能從活動企劃、行銷管理等實務經驗中獲得成就感,反而很羨慕負責為活動設計主視覺的設計師,才開始有轉跑道的想法,決心報考設計研究所。只是對設計零基礎,連畫畫都不會的我,只好跑去就讀補習班,專研素描等設計基本知識。之後考上臺藝大視覺傳達所後,我開始自學 3D 和動態影像,並以電子藝術家 Beeple 為目標前進。 

剛剛有提到去補習班讀設計,這對你的創作生涯有什麼助益?  

Jonni臺藝大與一般大學蠻不同,就連通識課也不會有一般大學常見的微積分,所以要報考臺藝研究所與我過往認知的不同,不論是考術科,還是準備作品集,這對連畫畫都不會的我來說,確實是一大挑戰。於是我進到補習班,從基礎開始磨練,包含讀藝術概論、手繪素描、運用不同媒材創作等等,在短時間內獲得了相當顯著的成長,也因此順利考上研究所。


網友提問:如果是想跨科考設計研究所,需要準備甚麼才能從本科跳脫出來?

Jonni以實際面來說,重點還是在作品集上,所以最好是「找到自己熟悉 or 喜愛的創作技法」。畢竟考術科沒有那麼困難,只是閱讀不同領域的書,但作品集可能需要花 6 ~ 12 個月不停地創作,才能從中挑出幾個能代表你個人的作品。而在創作過程中,你必須去尋找 (學習) 適合你的技法,不論是鉛筆、麥克筆、水彩、電繪等媒材,找到一個熟悉的技法後,就開始創作各種不同的主題。

我個人是先從手繪、素描開始學,畢竟這是一切創作的起點。它能加強你的觀察力,並訓練透視等相關技能,之後不論要往平面設計、3D 雕塑、動態影像,都是非常有幫助的。以我經驗為例,一開始素描大概花 1 小時就畫完,但之後就會慢慢發現其實有許多細節可以加強,畫素描的時間就此拉長,成品也變得越來愈精緻,而後不論是在 AE 還是 C4D 上創作,皆會應用到。

PS:想對大神提問,追蹤 映CG 的 instagram 與小編互動、聊聊 

剛剛提到,動畫領域是自學而來,有沒有什麼建議?

Jonni我大多是看 YouTube 教程學的,雖然我也有買書學習,但我發現教授軟體的專書常常是帶你摸軟體的所有功能,然而創作不需要所有功能都會。所以我的建議是最好先設定你想做什麼,不論是動態設計、遊戲 PV 或繪製一個 Cyberpuck 圖像,只要有目標後,就去專研別人是用什麼功能做的,一步步跟著 YouTube 大神們的教學,完成一項作品,自然會習得軟體技能。  

0
 Advanced issue found
 
0
 Advanced issue found
 

我也建議先找一位 Idol 作為創作之路的指標,查查看他用什麼方式創作,一步步學習,像我當時就以電子藝術家 Beeple 為目標,於是我先轉往視覺設計,自學動態影像並經營 IG。過程中,會逐漸找出自己創作的方向

by 3D 藝術家 Jonni 蔡弘翊

你覺得從企管學到的技能,有應用在創作上嗎?

Jonni轉設計後,會覺得自己完全拋棄了從企管學習的知識,畢竟在創作時,會計或管理知識也用不了。但與人合作不同專案後,從這些夥伴口中,發現原來自己早在不知不覺將企管所學到的知識內化,並應用在設計討論上。舉例來說,除了視覺傳達外,我可能會提出一些關於社群行銷的想法,或是針對廣告案的目標表達個人的見解,這些其實都是企管系的學習核心。所以我很慶幸有把企管讀完,反而讓我脫穎而出,成為不一樣的創作者。

在 IG 上,你發布很多個人創作,想聊聊是什麼時候決定經營創作者帳號?  

Jonni嚴格來說,我在補習班時期就創了這個帳號,畢竟當時身邊的人或研究所的同學都有創作、畫畫小帳,但真的認真開始經營是去仙草實習後。主要是在實習的某一天午休,我在 YouTube 觀賞國外藝術家分享如何經營自己的創作頻道,頓時開悟了關於自我經營的想法。其中最重要的觀念是把作品當作一種人格或品牌來經營,這就像有一天你盛裝出席一個派對,結果你坐在椅子上什麼都不做,會讓其他人覺得你難以親近,應該主動出擊,去與人互動,為自己開啟更多機會與可能。

另外,我認為如果要當一個自由工作者,除了 Behance 或個人網站外,最好還是要經營社群。像我從不同領域跨進設計圈,需要更積極地推廣自己,打破既有的人脈網,拓展更多潛在的合作對象,才能獲得源源不絕的案源,維持生計。 


談談 Cyberpunk 文化對你創作上的影響?

Jonni在創作時,我並沒有想說做一系列 Cyberpunk 圖像,但由於我從小就深受 Cyberpunk 作品的影響,例如電影《銀翼殺手》。所以不知不覺朝這個風格邁進,仿佛 Cyberpunk 已是我體內一種文化的表現。而 Cyberpunk 文化的核心精神主要是「高科技、低生活」 (high tech low life),所有的畫面元素都是以現有的科技邏輯的發想,聚集的高樓、大招牌與霓虹,都是為了強調末日世界資本主義的興盛或腐敗。

PS:音頻節目中有更深入的探討,快滑上去打開節目收聽。

除了 Cyberpunk 作品外,發現你也與許多音樂人合作,談談音樂對你創作上的影響?  

Jonni個人認為 Cyberpunk、電影主要是影響我創作的形式,像是如何去構圖、如何鋪排畫面元素,但音樂反而才是影響我最深。不論是個人創作還是接案,我幾乎會以音樂為主軸去創作,包含我接了許多歌手、樂團的現場視覺製作、甚至在研究所以「音樂與視覺的關係」為主題去專研。當時我接觸一個專有名詞「色聯覺」,主要是描述某些人能夠聽聲音,就聯想到某些顏色與形狀,是一種極為特殊的認知現象,我都稱其為超能力。(但我個人沒有這種超能力 XD)


呈上題,你如何將音樂以視覺化的方式呈現?  

Jonni一開始是聽搖滾樂,而大部分的搖滾樂都有歌詞,所以我都依據歌詞的含意去創作影像,但後來接觸到金屬音樂、電子舞曲等沒有歌詞只有旋律的音樂形式,改變了我對音樂視覺的看法。於是我會去觀賞一些音樂節的現場表演,試圖分析舞台上的動態影像,解構創作者的思維。在研究時,我會先把音樂分段,去對應動態影像的呈現,來看看創作者是怎麼安排影像。當中我觀察到一個共同性,於是我將其整理成一套理論,未來在處理類似段落時,我就知道有哪幾種方法是適合在某段旋律或節奏上。舉例而言,如果音樂的旋律非常豐富,節拍沒有很重,我會去創造五彩繽紛的畫面,搭配簡易、單純的動態;反之,我會針對節拍去創造動態。重點是了解音樂本身聚焦於哪個重點上,針對主角去搭配影像。


Jonni 蔡弘翊

現為 Freelance 3D 藝術家。曾製作 Marshmello、REZZ、閃靈樂團、9m88、B.C.W、呂士軒、DJ RayRay、葛仲珊、 Yultron、Camilla Cabell、 Future after a second 的 MV 製作或現場音樂視覺,並參與第 54 屆金鐘獎視覺設計。也在線上教育平台開設 C4D 課程。

Instagram


更多藝術家專訪

Issue 43:斜槓進行式: 一起成為後疫情時代人才
擬真肖像大師談如何用 V-Ray GPU 渲染超逼真人像

相關文章

本期雜誌聚焦在「從動態設計到典禮執行統籌,揭開金曲35幕後製作」,深入剖析這場國內最重要的音樂盛事的幕後故事。另外,我們也邀請了三組在不同領域中發光發熱的動態設計團隊,分享他們的專案故事。
還沒有帳號嗎? 點此立即註冊!

登入您的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