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www.incgmedia.com/
耗時四年,編劇、設計、特效全都一手包辦!《守護者》VFX 總監跨足導演,打造科幻短片《The Beacon》
曾參與影集《守護者》、電影《黑塔》的特效藝術家 Chris Staehler,決定跨行當導演,耗時四年打造個人短片作品《The Beacon》,以實拍結合特效的方式,創造超乎想像的科幻影像體驗。不僅親手寫劇本、執導演員演技,還負責了 90% 的特效製作,從前製到後製幾乎一手包辦,跟著映CG 的腳步一同進入《The Beacon》的科幻國度,了解從特效藝術家轉導演,會遇到甚麼挑戰與困難!
從 7 歲就涉足視覺特效和電影製作領域,大學主修美術和電腦繪圖,畢業後在 Rhythm and Hues 獲得工作,因而踏進特效圈。目前已負責 60 多個電影、影集和廣告專案,涉及製作流程的每個面向。主要參與數位繪景和合成工作,現在則擔任概念藝術家和 Previs 總監。
談談《The Beacon》的創意來源?
Chris:《The Beacon》的靈感源自幾年前的一個核心想法:「太空中如果有鮟鱇魚會怎樣?」於是我從這個概念開始發展,慢慢地塑造一個想像的世界觀,也從許多不同的科幻小說汲取靈感,後來才發展成如此浪漫的故事。畢竟我很想創造一種令人心碎的情境,讓角色成為故事的主題,藉此吸引觀眾的投射。況且關於未知事物的吸引力,愛與誘惑的力量以及在黑暗宇宙中尋找答案的過程,一直都是人類生存的重要命題之一。
是否有受到些科幻電影或小說的啟發?
Chris:我從小就喜歡科幻小說和電影,因此這些文化內容都已成為我創作的養分。像是科幻小說之父 Jules Verne、Ray Bradbury、《銀翼殺手》導演雷利史考特和《星際大戰》系列主創喬治盧卡斯等,對我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作品與創作者。另外,我個人的風格也受到克里斯多福諾蘭和吉勒摩戴托羅的影響。
擔任VFX總監那麼多年,為何想創作個人特效短片?
Chris:參與過那麼多電影製作後,總覺得若能有機會按自己的方式創作,探索自己的故事是一件美好又不可思議的事。畢竟在創作者腦海中,總會浮現許多故事,能分享其中一小部分,總會讓人感到心滿意足!
在長達 25 分鐘的短片中,你擔任編導、藝術總監、特效總監、數位繪景師、合成師等多項工作,你是怎麼辦到的?
Chris:從構思到短片放映,總共長達 4 年之久。儘管拍攝本身只花了幾週,但是後期製作花費最久,特別是 VFX 部分。《The Beacon》的幕後團隊非常堅強,約莫有30人,主要是在現場提供拍攝支援。到了後製階段,我負責 90% 特效,而這些都是在夜晚、週末和假期製作而成。當然我還找了幾個工作人員和朋友在 3D / VFX 上提供技術支援,其中包括 Andrew Bange、Daniel Scruggs、Chris Purdy、Thomas Haley-Hermiz 和 Picture Shop VFX。
剛剛提到,90% 的特效都是由你一個人製作,你是怎麼分配每週的工作量?
Chris:老實說,心態上是「走一步算一步」。因為必須同時關兼顧工作與創作,所以我在製作短片上都盡量走捷徑。例如會列一個龐大的電子表格來追蹤每顆鏡頭的任務。《The Beacon》共有 250 張 VFX 鏡頭,我將其分配到日曆上,起初原本希望不到一年內完成,於是平均每 3 天就必須從原始初稿或 CGI,製作成最終呈現的畫面。而在 VFX 的世界中,這時程非常緊急,於是我開始規劃與分配,並利用可重複使用的資產和特效,讓《The Beacon》製作地更快。另外,為了讓 VFX 製作更為快速,許多美術風格與設計早在前期就已確立,但這也導致鏡位固定,無法靈活調整,嚴重依賴數位繪景的製作。
為了加快 3D 製作速度,我還利用 GPU 即時渲染。像是使用 Octane Render,多數 2K 解析度的 3D 鏡頭,都能在不到5分鐘的時間內渲染而成。因此,我每次都會在上班前啟動渲染鈕,並在回家時看完成果,並立即製作 VFX,然後睡前在進行一次渲染,隔天早上在繼續做。此外,我們也針對大部分的鏡頭製作前期預覽影片,並模擬了拍攝場景的模型,因此通常都在後期的數位繪景工作,可以在拍攝前就製作,這不僅加快了整個短片的特效製程,甚至還加速了拍攝製程,畢竟在片場就能立即與演員和工作人員溝通,以確保拍攝的內容符合導演心中的想像。
談談賽博龐克城市的場景設計?
Chris:短片開頭的城市確實受到《銀翼殺手》的啟發。兩者共同點在於,地球已經成為「過度工業化的統一國家」。環境有許多科技的東西,也伴隨汙染,海平面也上升,因此洛杉磯周圍的海堤被認為是低等的世界,地球不再是宇宙的中心。於是在《The Beacon》裡,主角探索地更遠,來到其他星系,隨著宇宙載浮載沉。
分享數位繪景的工作流程?
Chris:數位繪景的工作非常依賴鏡頭。流程通常從一個粗略的概念開始,再將概念轉換為基本的3D模型,並繪製成一張張的場景圖像。數位繪景有時是手繪的,但大多時候必須與鏡頭結合。舉例而言,在《The Beacon》中,冰行星是最具挑戰性的畫面,主因並非場景結構,而是顏色。用「雪」平衡曝光是件非常棘手的事。 加上太空站的基座本身也蠻複雜,必須打造出堅硬的構造邊緣,才能用於劇情上。
剛剛有提到 3D 藝術家 Andrew Bangel、特效工作室 Picture Shop,都有協助打造特效,可以談談你們如何合作的嗎?
Chris:Andrew Bangel和Picture Shop都為短片付出很多心力,能與才華洋溢的創作者一起工作實在太棒!我為他們準備了很多概念藝術和參考圖像,讓他們創作太空船的3D模型還有許多場景細節,但真正棘手的部分是,每位藝術家在完成之前都會提出自己的想法,作為導演的我,除了執導外,還必須整合這些建議,給自己明確的創作方向,方能完成短片。
從特效藝術家轉為短片導演,最困難的是觀點的擴展。特效雖是艱鉅的工作,但比起執導大型電影,它僅是其中一項任務。身為一名藝術家,會希望作品看起來完美,但有時電影製作不能完全如預期中美好,有時必須學會放棄完美,才能完成創作。
by 《The Beacon》導演 Chris Staehler
聊聊短片的色彩計畫?
Chris:Chris Purd 是短片的攝影執導,在《The Beacon》中,我和他針對色彩和光線進行了很多討論。我很喜歡透過顏色變化來敘事。例如,畫面從象徵生命力的溫暖到代表死亡的寒冷,從變化的顏色就能反映出角色的心境。於是短片一開始,女主角 Kara 的鏡頭偏藍/冷,男主角 Mark 的鏡頭偏紅/暖。
如果有人也想從特效藝術家轉為影視編劇或導演,你會如何建議他?
Chris:「一切都取決於故事!」就算可以創造世界上最華麗的 VFX,但如果故事不吸引人,也不會吸引人來觀賞。這是一個艱難的任務,但擁有 VFX 背景,反而能啟發出與他人不同的影像創作觀點,甚至比一般人更了解特效技術該怎麼應用。如何從自身理解的知識與想創作故事中取得平衡,這就考驗編導的專注力與能力。
試想100年後的未來是什麼模樣?
Chris:希望會比我的電影更好!未來應該有更加成熟的技術,甚至會整合到更產業。儘管我喜歡科技感十足的賽博龐克世界,但我們更應該朝向一個更加光明世界邁進,如「伊甸園」般的賽博龐克世界,人類的思想和技術都將團結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