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www.incgmedia.com/

《愛 x 死 x 機器人》第三季監製與導演,分享故事開發與創作的過程

《愛 x 死 x 機器人》第三季於 5/20 在 Netflix 獨家上架,才剛上線沒多久就引起動畫迷的瘋狂討論,在社群上每個人都在分享自己最喜歡哪集,以及《愛 x 死 x 機器人》為 18 禁成人動畫帶來的突破。外媒採訪了《愛 x 死 x 機器人》第三季監製、〈蟲群〉導演提姆米勒和〈殺戮小隊開戰〉導演呂寅榮 (Jennifer Yuh Nelson) ,暢聊故事開發的過程。

延伸閱讀:《愛 x 死 x 機器人》第三季大衛芬奇將首度執導動畫!首季三個機器人與可愛貓貓與〈目擊者〉導演將強勢回歸!

除了會說話的可愛動物與歡樂的音樂劇以外,動畫還可以創作出與眾不同的故事!

by《愛 x 死 x 機器人》第三季監製和〈殺戮小隊開戰〉導演 呂寅榮


提供無限可能的創作平台,展現動畫的魅力

採訪一開始,兩位導演就分享了《愛 x 死 x 機器人》成功的祕訣,提姆米勒認為每個短片導演的品味,打造了精彩的內容。而呂寅榮則表示,《愛 x 死 x 機器人》為動畫藝術家創造了一個無限可能的平台,任何故事與畫面都能被接受,不論是血腥或是成人畫面,因此動畫師們為此感到非常興奮。「動畫師們都是動畫的鐵粉,這讓《愛 x 死 x 機器人》看起來有滿滿的愛!」提姆米勒補充。

至於《愛 x 死 x 機器人》第三季是否變得比較藝術?提姆米勒反而認為,許多集數跟第一季一樣瘋狂、幼稚、諷刺,這是一個混合體。《愛 x 死 x 機器人》集結了像呂寅榮等獨特的導演,他們會用不同方式去探討世界局勢,有時是幼稚有趣,有時則是嚴肅沉重。於是在節目中可以看到各種不同類型的動畫短片,每一集都是新的體驗,這就是《愛 x 死 x 機器人》的優勢。 

〈三個機器人:退場策略〉

從眾多小說中,挑選獨具開創性的故事 

提及如何進行故事開發,呂寅榮說到《愛 x 死 x 機器人》大部分都是改編自提姆米勒看過的小說。儘管有很多文本可以選擇,但還是要選擇導演或工作室本身有共鳴的故事。也不會考慮故事是否容易動畫化,畢竟那會限制創作的可能性。團隊必須在故事中尋找獨具開創性、有趣的元素或世界觀,或是人們從未見過的東西,在開發過程時其實非常順暢。提姆米勒也回答:「世界上最喜歡的是就是閱讀,不論是 2 頁還是 10 頁的故事。有些故事看完後會冒出,這篇非常適合作為《愛 x 死 x 機器人》其中一部短片,或者是別部作品,我最近剛讀了呂寅榮給我的中篇小說,非常有趣。」然而並不是所有故事都能進入動畫製作,提姆米勒和呂寅榮都會閱讀故事,並討論是否要改編,很多故事都被放到一旁,有些則進入動畫製作。「這些故事都很酷,但故事的類型是否能夠滿足觀眾,這是非常重要的考量。」提姆米勒補充。 

至於第三季的故事,除了〈吉巴羅〉與〈迷你亡靈之夜〉(提姆米勒自己寫的小說),其他都是提姆米勒找到的小說。而導演們會閱讀小說,選擇自己喜愛的故事進行創作。另外,每位導演也會分享他的故事為何以及想如何創作。例如〈吉巴羅〉導演 Alberto Mielgo,並非帶著完整的文字劇本,而是透過大綱與兩位監製說明自己的原創故事;〈機器的脈動〉導演 Emily Dean 則是在看完小說後,提出想用法國漫畫家 Moebius 的風格,去製作一個孤寂的人在外太空遭遇幻覺的故事。 

〈吉巴羅〉

提供動畫製作的支援,專注開發充滿特色的短片 

動畫製作方面,每集的製作都有所不同,有幾集的導演原本就隸屬於某個動畫工作室,因此從前製到動畫製作都交由該工作室完成,有幾集的導演則是獨立的創作者,因此負責統籌的 Blur Studio 會幫忙尋找適合的動畫工作室,協助導演進行前製開發或動畫製作。呂寅榮以〈機器的脈動〉作為例子,導演 Emily Dean 來到 Blur Studio,與日本動畫公司 Polygon Pictures 遠端開會,暢聊前製開發的藝術風格以及工作內容,而後期的動畫製作大部分由 Blur Studio 完成。提姆米勒補充:「若能給人們一套工作流程與腳本,就能快速上手,打造良好的基礎,就如同導演對於敘事結構與角色有著清楚地了解,才能把劇本轉換成有趣的影像。因此我們提供動畫製作的支援與協助,讓導演能專注於故事開發,創作一部成功的短片。」不僅是動畫製作,《愛 x 死 x 機器人》也有很強的配樂與聲音設計團隊。Blur Studio 會負責監督每個環節的進展,透過軟體 SyncSketch 進行專案管理,一步步協助導演們,打造出各方面都精緻的優秀動畫短片。

呂寅榮也強調,讓導演與動畫團隊去開發出短片的視覺風格,是件非常重要的事,這能讓每部短片都與眾不同。呂寅榮說到:「我們絕不會強求每部短片都要有獨特的美學風格,而是希望導演能在短片中賦予自己的觀點,方能創作獨具個人特色的動畫。」 

〈機器的脈動〉

多元創作者加入,創造百花齊放的動畫短片 

兩位導演不僅各自執導其中一部短片,也在《愛 x 死 x 機器人》第三季擔任監製的工作,呂寅榮認為,導演是最能了解導演辛苦的人,這是份孤獨的工作,因此她都盡可能協助導演放鬆,就算意見不合也不會反對,而是找出最好的解答,引領導演完成創作。提姆米勒則認為,比起呂寅榮,自己不算是非常好的監製,呂寅榮善良又開放,能為團隊帶來正向能量。至於長期合作的大衛芬奇,則是不同工作體驗。提姆米勒解釋:「大衛芬奇對品質的要求很高,也會盡可能讓創作者失敗,藉此從錯誤中學習。」正因為《愛 x 死 x 機器人》是個多元的團隊,既有經驗豐富的創作者,也有善於合作的創作者,才能打造出百花齊放的動畫短片合集。 

〈差勁旅行〉

製作《愛 x 死 x 機器人》第三季與前兩季有何不同之處,提姆米勒認為第一季實驗性質較重,因為不知道觀眾會有何種反應,所以非常緊張。當第一季備受觀眾愛戴時,團隊反而鬆了一口氣。然而製作第二季,心情比較穩定,不會有在懸崖邊沒有帶降落傘,看著下方那種緊張的心態。當時呂寅榮也加入製作,團隊可說是很穩定,就算疫情期間加重了製作難度,也非常順利地產出第二季。到了第三季,最大的改變是大衛芬奇決定執導一部短片,團隊所有人都繃緊神經,卻又非常興奮,畢竟那可是大衛芬奇!團隊都有種能產出非常棒作品的信念。 

〈蟲群〉

提到短片合輯與長片的不同,兩人都認為是不同的體驗,長片注重故事每個環節的劇情推進,製作時程也比較長,但短片就不必擁有龐大的背景故事,你可以在短時間去雕琢一個精緻小巧的寶石,而且製作過程有趣又很歡樂,兩者都是非常令人滿足的體驗。最後兩位監製也感謝 Netflix 對《愛 x 死 x 機器人》的厚愛,讓他們能盡量創作。「獲得艾美獎、動畫產業與觀眾的肯定,無疑是為團隊打了一個強心針,讓我們了解到原來我們是在做特別的事,很感謝所有人的稱讚與鼓勵!」提姆米勒補充。

延伸閱讀:以 2D 混 3D 動畫風格打造絕美視覺體驗,奧斯卡獲獎導演分享《愛 X 死 X 機器人》第三季最終集《吉巴羅》的創作理念 


資料來源: Animation world。文章由映 CG 所有,如需轉載請聯絡我們

從渲染、景深效果到顏色分級設置!概念藝術家教你透過 Blender 建立浩瀚的科幻場景
敘利亞藝術家從 2D 動畫師轉為 3D 遊戲技術美術,打造風格化場景作品

相關文章

還沒有帳號嗎? 點此立即註冊!

登入您的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