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www.incgmedia.com/
IP 版圖再擴張!借科技跨域之力,打入全球市場
IP(Intellectual Property)即是智慧財產權之意,在文化創意產業中,代表的是具有市場價值潛力的文化內容。文化內容 IP 一般都有特定的消費目標受眾或粉絲群,隨著時代與科技的演變,也為擴大成果效益、將產值最大化,需要透過 IP 轉譯和跨域,將原本的內容延伸改編成其他呈現形式,觸及不同的消費族群,延續跨世代的影響力。
優秀的文化內容 IP 不僅能傳遞品牌價值,提供更多異業合作、開發周邊授權商品的機會,也擁有更多商業發展的可能性。不管是流行文化還是經典藝術,跨域經營儼然成為文化產業重要的商業模式。
從流行文化到經典藝術,跨域發展的商業模式
全球現象級 IP 的成功,離不開跨領域經營。以日本公司三麗鷗為例,推出多個經典 IP,例如:Hello Kitty、美樂蒂、布丁狗等,一直以來他們積極發展 IP 授權業務,作為提升公司獲利的方式。近年來,三麗鷗新任社長突破傳統 IP 管理,成立 XR 和 Web3 部門,並開發虛擬遊樂園與 VRChat 合作,將主題樂園的魅力延伸至虛擬空間。三麗鷗已成功舉辦三次虛擬盛典,包含遊行、演唱會和 VTuber、VSinger 等多樣化內容,讓觀眾在虛擬世界中即時互動。
延伸閱讀:雄影 XR 特別企劃「三麗鷗虛擬音樂祭」將於 10 月登場,跟著 Hello Kitty、雙星仙子來場宇宙 VRChat 和三麗鷗明星近距離互動!
除了流行文化,各國也無不絞盡腦汁,將經典藝術結合科技互動。一直以來,文森.梵谷(Vincent Van Gogh)的畫作具有極高討論度,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展出皆吸引大批人潮朝聖,各國也有許多團隊開發與畫作、畫家生平不同時期相關的沉浸式體驗,讓不同世代的人都為此著迷。例如由 Fever Labs Inc. 主辦的沉浸式體驗巡迴展演,展覽結合 VR 技術、360 度面積達 1000 平方公尺的大型投影,又或是梵谷博物館(Van Gogh Museum)曾與寶可夢聯名發行限量卡牌,引發粉絲瘋搶。
近年法國的奧賽博物館也積極推動藝術與科技結合,2023 年推出了「Van Gogh in Auvers-sur-Oise The Final Months」展覽,結合「Bonjour Vincent」的體驗活動,利用梵谷的九百多封信件內容製作梵谷的 AI 虛擬化身,讓觀眾與虛擬梵谷對話、了解畫作的背景;更與 Lucid Realities、Tournez S'il Vous Plait、VIVE Arts 合作推出《梵谷的調色盤》互動 VR 體驗,讓梵谷的展覽不再僅限於傳統畫作展示。
Hello Kitty 誕生於日本動畫卡通,而梵谷以他的畫作出名,隨後透過影集和電影傳頌其人生故事,無論是使用 VR、AI、Vtuber 或是實體主題樂園、演唱會、沉浸投影空間等形式呈現,邀請觀眾走入梵谷的畫作或生命歷程、Hello Kitty 各個角色的世界。當廣為人知的 IP 加入科技,製作高品質的新內容或提高互動性時,在觀眾對於角色和故事有認知基礎之上,更能深度投入進互動體驗中。
囊括小說、漫畫、影集,臺灣原創 IP 與經典藝術的文化科技應用
臺灣原創 IP 正積極尋求跨領域發展,力求成為現象級的流行文化。以《天橋上的魔術師》與《聽海湧》為例,這兩部劇集都成功運用了 VR 技術,將故事情境延展到更深層次的體驗。《天橋上的魔術師》源自吳明益的小說,於 2021 年改編成影集,同步推出 VR 展覽,讓觀眾得以親臨臺灣舊時代的場景,透過 VR 感受小說與影集中的氛圍。而《聽海湧》則於 2024 年播出,同樣藉由 VR 技術再現戰俘營的景象,讓觀眾能切身體會戰俘的內心掙扎。
臺灣漫畫《成為奪心魔之必要》也是跨域經營的案例之一,自 2020 年於網路連載,已在國際網漫平台 WEBTOON CANVAS 上突破千萬點閱,2024 年 5 月底宣布成為翔英融創公司啟動「日照計畫」首波進軍日本市場的三部動畫化作品之一,之後也沒停下腳步,將漫畫主角「克蘇」運用 2D、3D 及 AI 技術,以 Vtuber 形式在 TTXC「INNOVATIONS」展區現身,與觀眾即時互動。
由此可見文化內容結合科技技術,成為臺灣 IP 跨域發展中的新選擇。藉由 VR 或 Vtuber,觀眾不再只是旁觀者,而能身臨其境地經驗故事,從主觀視角融入情境中,增強了觀眾的沉浸感與情感連結。同時,這也為 IP 帶來全新面貌。
延伸閱讀:搭建科技與藝術產業的合作橋樑!2024 TTXC 台灣文化科技大會透過兩大展區「XR DREAMLAND」、文策院年度焦點「INNOVATIONS」,將台灣原創推向國際舞台
而在經典藝術領域,臺灣同樣也正發展新型態的展覽呈現,如經典畫作《清明上河圖》除了以靜態的形式觀看,2018 年在故宮的展覽「再現傳奇— VR 藝術特展」,由 VIVE Arts 推出《清明上河圖》及其他水墨畫作的 VR 版;2024 年「會動的清明上河圖」在華山開展,透過動畫呈現《清明上河圖》夜晚的模樣,並結合投影與 AR 跟觀眾互動。另外一個將經典畫作轉譯成 VR 體驗的形式,便是黃心健的作品《望鄉三態》透過 VR 體驗讓觀眾走入郭雪湖《南街殷賑》經典畫作中的情境。
內容 IP 跨域科技轉譯所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綜觀國內外,無論是原創 IP 發展、轉譯與跨域經營,抑或是經典藝術作品 IP 的轉譯,都需要對目標消費市場、創作產製端有完整的了解,才能考量每一種媒介載體與呈現方式的特性,制定精準的策略,達到最佳效果。例如,小說的文學筆法擅長表達人物的內心,而影視作品的剪輯與敘事節奏則強調角色的行為和衝突;轉譯成沉浸式體驗,更應強化觀眾身歷其境的感受和互動參與。儘管 IP 轉譯的過程充滿挑戰,但其重要性不可忽視。
科技的發展讓文化內容有 VR、沉浸式體驗等新的呈現方式,經典的 IP 可以有跨媒體的新面貌,也成為近年來 IP 轉譯的熱門選項,它不僅能穩固現有粉絲基礎,還能持續創造新聞話題,吸引更多受眾。透過跨域經營多次宣傳的形式,最終發展成多次消費,並持續獲利,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臺灣擁有豐富的多元文化和科技優勢,期待未來原創的文化內容 IP,在跨國跨域合作與科技創新的推動下,實現更大的商業價值和文化影響力。
文章授權聲明
-
新聞稿
-
文章為映CG所有,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