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accepting you will be accessing a service provided by a third-party external to https://www.incgmedia.com/

用 VR / AR 技術報新聞,時代雜誌推出《TIME Immersive》應用程式

VR / AR 技術除了運用在娛樂、醫療、教育服務外,現在也能運用在新聞傳播上。根據 VR 陀螺的報導,時代雜誌在 7/19 推出一款結合 VR / AR 的應用程式《TIME Immersive》,該應用程式支援 iOS 和 Android 手機。該 APP 第一篇新聞報導《登陸月球》,觀眾可以在家中的桌面,透過 3D 圖像,體驗阿波羅 11 號登陸月球的情節。未來時代雜誌將會不斷更新 AR 和 VR 新聞。 

沉浸式的新聞影像 

《登陸月球》報導為時代雜誌與史密森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合作,以慶祝阿波羅 11 號 (Apollo 11) 著陸 50 週年。登陸月球的預告片也支持移動網頁 AR 體驗。時代雜誌總編輯 Edward Felsenthal 認為:「時代雜誌將用一種全新的方式來講述《登陸月球》這個故事,與本公司之前曾獲艾美獎最佳紀錄片的《太空一年》非常相似。」 時代雜誌沈浸式體驗編輯Mia Tramz則提到:「時代雜誌不斷嘗試新的視覺敘事手法,並走在時代的尖端。《TIME Immersive》和首個移動網頁 AR 體驗產品推出後,我們會持續用 AR 創作,提升沈浸式新聞的呈現水平。時代也會陸續把其他新產品帶給大家。」  

圖片來源:TIME
圖片來源:TIME
圖片來源:TIME

共同開發《登陸月球》報導

《登陸月球》是 ILM 創意總監 John Knoll 花了 20 年的時間研究和並創作的結晶,利用了 3D asset 的技術,搭配沉浸式空間的聲音設計,做到讓觀眾身歷其境的效果。此次報導由時代雜誌、Trigger、John Knoll,史密森納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暨數位辦公室,RYOT 和 YAHOO 新聞共同參與製作。《TIME Immersive》和移動網頁 AR 體驗是由 Trigger 開發的。值得一提的是,YAHOO 新聞也加入本次合作,未來或許能開啟類似體驗。  

圖片來源:TIME

在《TIME Immersive》問世前,時代雜誌發布了兩個 VR / AR 內容:一個是在 VR 空間中重現馬丁路德金華盛頓大遊行的《The March》, 另一個則是關於國際太空站的互動紀錄片《Space Explorers: The ISS Experience》。  


重現經典風采,漫畫、舞台劇與動畫的跨域結合|《諸葛四郎》IP 經營篇
華語動畫首次角逐威尼斯金獅獎,一封送給香港與電影的情書《繼園臺七號》

相關文章

本期雜誌聚焦在「從動態設計到典禮執行統籌,揭開金曲35幕後製作」,深入剖析這場國內最重要的音樂盛事的幕後故事。另外,我們也邀請了三組在不同領域中發光發熱的動態設計團隊,分享他們的專案故事。
還沒有帳號嗎? 點此立即註冊!

登入您的帳號